《悅山堂詩(shī)集》十二卷存九卷(卷十至卷十二存目),清謝賜履撰;附《若園遺詩(shī)》不分卷,清謝庭琪撰;《咄咄子墓表》不分卷,清謝延祧撰,民國三十年(1941)廣西全州廣益堂石印本,線(xiàn)裝,一函兩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圖書(shū)館藏本,今合編為一冊?!稅偵教迷?shī)集》十二卷,收謝賜履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康熙六十年(1721)間詩(shī)作五百八十一首。卷一《趨庭前集》,卷二《趨庭集后》,卷三《珠崖集》,卷四《浪游集》,卷五《黔南集》,卷六《酉溪集》,卷七《輦下集》,卷八《碣石集》,卷九《瀛海集》,卷十《鄂渚集》(壬寅,存目),卷十一《廣陵集》(癸卯春至甲辰夏,存目),卷十二《武林集》(甲辰冬至丙午春,存目)。謝賜履之詩(shī)作,主要為古體詩(shī)、近體詩(shī),而以近體詩(shī)為主。近體詩(shī)主要為七言絕句及七言律詩(shī)。其內容主要為抒發(fā)思鄉懷古之情、描繪自然風(fēng)光之趣,間有對歸隱田園之樂(lè )的向往,描繪下層民眾生活之艱?!度魣@遺詩(shī)》不分卷,收謝庭琪詩(shī)作四十八首;《咄咄子墓表》不分卷,收謝延祧自撰《咄咄子墓表》,其后附文若干,多為時(shí)人與謝延祧唱和之作,及謝延祧親友之挽詩(shī)。
謝賜履(1661—1727),字建侯,一字勿亭,清廣西桂林府全州縣萬(wàn)鄉橋渡人。清康熙壬戌(二十一年,1682),補行辛酉(康熙二十年,1681)科鄉試,與其父謝明英同時(shí)中舉,謝明英系解元,謝賜履為同榜第十六名舉人。賜履初任廣東感恩縣令,逾兩月丁憂(yōu)離任。服闋,補四川省黔江令,行取戶(hù)曹尚書(shū)??滴跷迨哪辏?715)秋,升永平知府??滴跷迨四辏?719),特授以天津兵備副使,尋任山東按察使??滴趿辏?721)冬,由山東按察使升任山東巡撫。雍正元年(1723),以?xún)L都察御史巡視兩淮鹽政,隨即升為右僉都察御史。雍正二年(1724)閏四月,升任左都御史,仍管鹽政。雍正三年(1725),謝賜履“緣事降調”,次年春以老病乞休。雍正四年(1726),謝賜履之侄、時(shí)任浙江道御史謝濟世以彈劾河南巡撫田文鏡獲罪,雍正帝令謝賜履入京傳問(wèn)。后謝濟世以“妄核失實(shí)”,改斬首為革職,并發(fā)配阿爾泰軍中效力,謝賜履未加罪。次年(雍正五年,1727),謝賜履以年邁不堪舟車(chē)勞頓之苦卒于北京。
目錄
悅山堂詩(shī)集十二卷 清謝賜履著(zhù) 民國三十年(1941)廣西全州廣益堂石印本 卷一至九
若園遺詩(shī)不分卷 清謝庭琪著(zhù) 民國三十年(1941)廣西全州廣益堂石印本
咄咄子墓表不分卷 清謝延祧著(zhù) 民國三十年(1941)廣西全州廣益堂石印本
謝賜履之詩(shī)作,主要為古體詩(shī)、近體詩(shī),而以近體詩(shī)為主。近體詩(shī)主要為七言絕句及七言律詩(shī)。其內容主要為抒發(fā)思鄉懷古之情、描繪自然風(fēng)光之趣,間有對歸隱田園之樂(lè )的向往,描繪下層民眾生活之艱。
![]() |
![]() |
![]() |
會(huì )員家 | 書(shū)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huà):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 )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