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shū)分別從樂(lè )器學(xué)、交通及禮樂(lè )制度的視角研究古代音樂(lè )文化。其內容可以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上篇)運用樂(lè )器學(xué)的方法研究曾侯乙墓出土樂(lè )器、古琴以及唐宋時(shí)期的弓弦樂(lè )器,內容涉及曾侯乙墓樂(lè )器的性能、功用與組合;八音樂(lè )器分類(lèi)法;中國早期的多聲音樂(lè )思維;曾侯乙編鐘的“套數”與“編列”;古琴起源以及中國弓弦樂(lè )器的濫觴與發(fā)展等問(wèn)題。第二部分(中篇)從禮樂(lè )制度的緯度審視曾侯乙墓及?;韬钅沟臉?lè )器組合問(wèn)題,內容涵蓋曾侯乙墓樂(lè )器組合所映射的先秦禮樂(lè )關(guān)系以及?;韬钅箻?lè )器組合所反映的漢代禮樂(lè )“擬古”問(wèn)題。第三部分(下篇)通過(guò)交通(絲綢之路)審視古代東北音樂(lè )文化及音樂(lè )交流等問(wèn)題,內容包括絲綢之路與渤海國音樂(lè )文化,絲綢之路與古代遼寧音樂(lè )文化等。
李虎
沈陽(yáng)音樂(lè )學(xué)院講師,哈爾濱音樂(lè )學(xué)院中國古代音樂(lè )史博士生在讀。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音樂(lè )史學(xué)。
上編 禮儀與音樂(lè )制度
第一章 禮樂(lè )關(guān)系與樂(lè )器組合 ……………………………………… 3
第二章 戰國曾侯乙墓樂(lè )器組合的禮樂(lè )關(guān)系映射 ………………… 8
第一節 先秦禮樂(lè )與曾墓樂(lè )器組合 …………………………… 8
第二節 曾墓樂(lè )器組合兼“禮”顧“樂(lè )”之功能思辨 ………… 14
第三節 曾鐘件數所隱喻之“禮”的意義 …………………… 17
第三章 西漢?;韬钅箻?lè )器組合的禮樂(lè )“擬古” ………………… 25
第一節 西周禮樂(lè )與西漢禮樂(lè )“擬古” ……………………… 26
第二節 樂(lè )器組合與樂(lè )俑的“軒懸”隱意 …………………… 31
第四章 宋代禮樂(lè )制度與“鼓吹樂(lè )” ……………………………… 37
第一節 宋代的禮樂(lè )制度 ……………………………………… 37
第二節 宋代禮制用樂(lè )中的鼓吹樂(lè )形制 …………………… 44
第三節 北宋禮制用樂(lè )中的鼓吹樂(lè )行用 …………………… 60
第四節 宋代禮制用樂(lè )中的鼓吹樂(lè )審視 …………………… 79
中編 樂(lè )器學(xué)與古代樂(lè )器文化
第一章 弓弦樂(lè )器、曾侯乙墓樂(lè )器、古琴及其他…………………… 85
第二章 唐宋時(shí)期的弓弦樂(lè )器 ……………………………………… 89
第一節 中國弓弦樂(lè )器研究的學(xué)術(shù)史梳理 ………………… 90
第二節 唐之前弓弦樂(lè )器的濫觴 …………………………… 101
第三節 軋箏、奚琴的歷史登場(chǎng)……………………………… 109
第四節 馬尾胡琴的形制考辨 ……………………………… 117
第五節 從“棒擦”到“馬尾擦”的嬗變……………………… 127
第六節 唐宋弓弦樂(lè )器的流布及文化動(dòng)因 ………………… 136
第三章 先秦時(shí)期的曾侯乙墓樂(lè )器 ……………………………… 149
第一節 “八音”與曾侯乙墓樂(lè )器類(lèi)別 ……………………… 149
第二節 曾墓樂(lè )器的音樂(lè )性能、功用與組合 ……………… 155
第三節 曾墓樂(lè )器組合的多聲音樂(lè )思維問(wèn)題 ……………… 166
第四節 曾侯乙編鐘的“套數”與“編列”…………………… 168
第四章 對古琴起源于管形齊特拉琴學(xué)說(shuō)的思考 ……………… 177
第一節 古琴與管形齊特拉琴形制的差異 ………………… 178
第二節 古琴與管形齊特拉琴文化的區別 ………………… 183
第三節 古琴的原始形態(tài)及其華夏原生性 ………………… 186
下編 絲路學(xué)視域下的交通與古代東北音樂(lè )文化
第一章 交通史與古代東北音樂(lè )文化 …………………………… 191
第二章 絲路學(xué)視域下的音樂(lè )文化研究評略 …………………… 195
第一節 研究現狀 …………………………………………… 195
第二節 現狀分析 …………………………………………… 204
第三章 交通史與渤海國音樂(lè )文化傳播 ………………………… 209
第一節 渤海國的絲綢之路 ………………………………… 210
第二節 渤海音樂(lè )文化中的渤海琴 ………………………… 217
第三節 交通史視角下的渤海琴傳播 ……………………… 221
第四章 交通史與古代遼寧音樂(lè )文化交流 ……………………… 228
第一節 絲綢之路與古代遼寧交通 ………………………… 228
第二節 古代遼寧的音樂(lè )文化遺存分布情況 ……………… 233
第三節 交通“場(chǎng)域”下不同音樂(lè )文化類(lèi)型的互動(dòng)交流…… 250
第四節 古代遼寧音樂(lè )文化的交流模式與文化特點(diǎn) ……… 253
第五章 遼西佑順寺的伎樂(lè )飛天石刻圖像遺存 ………………… 256
第一節 佑順寺伎樂(lè )飛天石刻圖像遺存的發(fā)現 …………… 257
第二節 佑順寺伎樂(lè )飛天石刻圖像遺存的考辨 …………… 260
第三節 佑順寺伎樂(lè )飛天石刻圖像遺存的特征 …………… 271
第六章 遼西走廊上的唐代音樂(lè )文化遺存 ……………………… 274
第一節 絲綢之路上的遼西走廊與古代遼寧 ……………… 274
第二節 遼寧唐代墓葬出土的音樂(lè )文化遺存 ……………… 277
第三節 從唐墓音樂(lè )遺存看絲路音樂(lè )文化交流 …………… 288
參考文獻……………………………………………………………… 293
后記…………………………………………………………………… 303
視角新穎的學(xué)術(shù)著(zhù)作:從交通史的視角,通過(guò)絲綢之路空間系統審視古代東北音樂(lè )及其交流問(wèn)題,分析交通如何促進(jìn)古代遼寧、渤海音樂(lè )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
![]() |
![]() |
![]() |
會(huì )員家 | 書(shū)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huà):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 )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